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2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双碳目标下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研究》申请说明

发布时间:2022-03-21        浏览量:396

各杏运(部):

         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

  为了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为党和政府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7年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在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开展关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重要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应急管理项目每年启动3—5期,资助若干方向的研究🧏🏿‍♀️。

  根据学部对于应急管理项目的一贯指导思想,应急管理项目应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方面对政府决策进行支持性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数据/资料/案例的支撑,切忌空洞的讨论和没有实证根据的结论🔄。应急管理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具有深厚学术成果和数据/资料/案例的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的专家。

  应急管理项目实行滚动立项,全年接受项目建议。欢迎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具体的项目建议🛢。项目建议书应针对立项课题的国家现实需求、迫切性与必要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证据和建议🐌,并对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进行分析。

         二、2022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双碳目标下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研究》申请指南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宣示了我国向零碳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必然推动金融业逐步走向零碳金融。碳中和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颠覆性变革🏺,将深刻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金融业必将在支持零碳融资♘、支持产业结构零碳转型和管理转型金融风险方面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但从绿色金融向零碳金融转型仍面临巨大且艰难的整体挑战🧍🏻‍♀️。发挥制度优势,战略性地先行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是确保我国经济和金融零碳转型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推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构建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重要性,但对涉及的主要和关键性问题的系统研究还十分有限🤦🏼,尚不足以深入指导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政策实践🪑。

  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机制⚰️。本研究将从战略和管理的角度,探讨中国零碳金融的内涵和定位🪑🏌🏼,研究构建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机制和政策,包括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资本监管改革、零碳转型的金融风险管控和零碳金融市场发展等重要内容。研究将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重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抓住历史机遇🔯🦹,以推动金融体系“换道超车”的方式支持我国双碳目标实现👦🏿。项目将围绕构建世界领先的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内涵、理论👨🏽‍🔧🚛、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双碳目标下构建我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的总体思路研究(总课题)

  中央的双碳战略对建立目标导向🧍🏻‍♂️、科学高效的金融政策体系提出了现实要求💈,要基于中国绿色金融成功实践和国际零碳金融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零碳转型和科技创新为对象🕑,以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转型风险防控为核心❔💀,以推动经济分阶段实现“净零碳排放”为发展路径,构建世界领先的中国零碳金融宏观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零碳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必然性👰‍♀️,国际零碳金融的发展经验和竞争态势🍁;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附件)👩🏻‍💻,子课题无需提供承诺函🫸。对不能组织团队整体申请,但对某一子课题确有研究优势的单份申请也有可能获得资助,该申请获准立项后申请人将归入整个项目团队🛑。

         3. 管理科学部将采取项目总负责人承担本项目研究的形式,由总负责人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基金委接受申请书后将组织预评审。接到答辩通知的项目团队♙,总负责人须亲自参加答辩,不按时参加答辩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经评审组专家评议,管理科学部计划择优资助一个团队(评审组专家可能会择优组合团队)👨🏻‍🚀。每个子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20万元🍸,总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25万元⚠️。

         4. 拟申请项目的申请人到基金委网站在线填写2022年度申请书🖕🏽,申请代码选填“G04”🖋,资助类别选填“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填“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填“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正文部分按照“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人应严格按照本项目指南发布的课题内容撰写🌍🕐,项目名称应与上述6个课题名称保持完全一致,否则将不予受理。

         5. 申请人要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编制说明》等的要求👩🏼‍🔧,根据“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报项目预算。

         6.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务必在2022年4月18日—2022年4月22日16时期间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总课题提供的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和各课题申请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7.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体要求如下💁🏻‍♀️:

  (1)应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2022年4月22日16时)前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2)依托单位完成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的逐项确认后,应于申请材料提交截止时间前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项目申请清单和本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的电子扫描件(请在信息系统中下载模板,打印填写后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依托单位加盖公章🧚🏽‍♀️;若当年集中申请阶段已上传本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的电子扫描件📈,则不用再重新提交),无需提供纸质材料👨🏼‍🔧。材料不完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四👨🏻‍🌾、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如材料不完整,将不予接收。联系电话010-62328591🚶‍♂️‍➡️。

         3.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

  联 系 人:朱战国、吴刚🕵🏿;

  电  话:010-62327153、010-62327152👮🏻‍♂️;

  电子信箱🧑🏽‍🎤:yjyj@nsfc.gov.cn𓀕。

 

         本校安排☎️:

请以我校为依托单位的申请人,按通知要求,4月20日前完成申报工作,并联系科技发展研究院审核🤠。如项目提交日期遇节假日⚅,请提前告知我校科技发展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

 

联系人🧑🏼‍✈️:黄凯 詹伟

联系电话:55274272

科技发展研究院

2022年3月17日

 

附件👰🏼: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


杏运专业提供:杏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运欢迎您。 杏运官网xml地图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